远离世俗方能回归文艺本真

2014-10-17 11:14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10月15日上午,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10月15日新华网)

毋庸置疑,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其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也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也就决定了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而应通过积极的反思与批判对疗治社会、人心之偏失起到“针砭”、“药石”作用。而事实恰恰是,当代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回避崇高、情感缺失、以量代质、近亲繁殖、跟风炒作、权力寻租、解构经典、闭门造车、技术崇拜、政绩工程”等十大恶俗现象,令人为之遗憾。

若分析其原因,功利性难辞其咎。遍观当下的文艺创作,不管是电视电影还是文学诗词曲,“除了情就是爱”,一味地通过特效来胡编乱造或者翻来覆去地改,盲目追求所谓的经济效益。只是若为了吸引受众、赚取经济效益就胡编乱造、低俗下流,这简直就是在抹黑文艺,是在亵渎“文艺”这一神圣的字眼。不仅这些作品没有什么艺术价值,说重了其还会把国人带到扭曲变异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去,后果让人不寒而栗。

事实上,就如习近平所言,一部好的作品就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这种社会效益不是虚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对观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更是对真善美的赞颂、对假恶丑的鞭挞。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味,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更为世人弘美德,绝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双手沾满了铜臭气。

由此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即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对此习近平就曾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也很好理解,毕竟文艺作品若是离开了受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成为了创作者的自娱自乐。推而广之,任何工作或者活动离开了群众参与,最终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要说什么发展,就连存在恐怕都是个问题。

要解决文艺为了人民这一问题,就应深入人民中,让人民群众做文艺创作的主角。毕竟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艺创作素材最广大的来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文艺工作者真真正正沉下心来,努力深入基层,做到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想方设法融入百姓生活,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努力捕捉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感所议所愿,在一线发掘素材。

习近平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如今在万众一心、真抓实干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之际,更是离不开正能量凝聚下的“中国力量”,不能缺少文艺的助力。我们希望文艺工作者能够抓住这一机遇,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在传递正能量中实现自己价值,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编辑:ZX001

相关新闻

  • 合作媒体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