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获得感”激发聪明才智

2015-03-12 10:38 来源:中工网 分享到:

农民工陈清是货车司机,固定工资起步5000元,常常感觉工作太辛苦、收入不稳定。外企白领张墨月收入10000元左右,每个月都觉得不够花。公务员赵克月收入4000元出头,一直觉得挣得太少 .针对这种现象,全国人大代表谢子龙说:“大家都'哭穷'现象的背后,其实蕴含着大家心里'没底'的收入焦虑和消费顾虑,还有更深层次的对收入分配不公的不满。”(3月10 日《现代快报》)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力大增,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每年能有一亿人次出国旅游就是例证。但是,却普遍感觉没有底气,感觉不如人。这是为什么?贫富悬殊、收入差距拉大不能说不是重要原因。

一个时期以来,违纪违法官员受贿和贪污成风,严重污染社会风气;影视演员片酬畸高到离谱的程度,一线演员三五天一集电视剧拍摄的片酬甚至超过一个普通职工20年的收入;企业高管年薪几十倍于职工,严重挫伤职工积极性……这些都是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也不乏其例。每次工资和奖金调整,多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成比例增长,有时职务高的增幅比例还要更大,结果是高的愈高,低的愈低。这些因素的叠加,严重挫伤职工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民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衣食住行都非以前可比,但是,他们不是纵向和自己比,而是按横向比,比贪官为什么得不到惩治,比演员为什么只凭脸蛋就腰缠万贯,以至于把工资和奖金上调这样的好事都看做添堵,“每次上调都是别人比自己涨得多,还不如不涨”,愤愤不平到了极点。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一个老问题,绝对平均主义不行,影响积极性的发挥;不恰当的收入差距拉大也不行,会使人对前途心灰意冷丧失信心。其表象即是消极应付工作,创造性无从谈起。就高收入阶层而言,能够被接受的是民营企业家,他们的财产再多,都会被认为是凭真本事获得,人们不会有多少微词。

最为严重的,是这种认识把人们的胃口吊得很高,好高骛远甚至异想天开,不愿意做脚踏实地的工作。参加春晚的草根明星“大衣哥”用被邀商演挣的钱150万为乡里修桥修路,结果因为不是直接发钱给村民还招来议论和诋毁。过去中个大奖一定会大喜过望,现在中个几百万也就够买房买车,不足大款大腕九牛一毛。所以,中大奖后不知珍惜而返贫的不在少数。这些,都是社会分配不公导致幸福感缺失产生的恶果。

可喜的是,民众的所思所想已经被党和国家敏锐观察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同步完善工资制度,对基层工作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专职副主委郭乃硕说,要让人们普遍有“获得感”而不是“没底感”,首先是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让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扫除人们心中“不公”的不安,在全社会建立起合理的薪酬体系,“但更重要的,是尽快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网,让大家对未来有足够的踏实感。”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在调结构优化生产要素的同时,要摈弃和根除一切影响社会进步的负能量,使改革的红利让民众认知,从而产生幸福感和获得感,在实现中国梦中发挥聪明才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