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两会上的劳权关键词(图)

2020-05-27 09:21 来源:劳动报 分享到: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每年“两会”期间涉及民生的话题,民众都给予高度关注,刷屏热议。而今年“两会”,又有哪些劳权话题引起代表委员们热议呢?本期《劳权》一一进行盘点。

  关键词 稳就业

  千方百计加强就业支持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在2019年9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精准施策加大力度做好这“六稳”工作。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而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最高频词汇就是“就业”,共出现39次。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登记失业率4.5%之内”。落实结果显示,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连续7年保持在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全年各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0%至5.3%之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其中,25岁至59岁主要劳动年龄群体的失业率各月均在5.0%以下。年度就业目标完成。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就业保障。实行农民工在就业地平等享受就业服务政策。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就业。我国包括零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数以亿计,今年对低收入人员实行社保费自愿缓缴政策,涉及就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取消。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姚劲波也在提案中建议:进一步稳定就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做好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例如,积极推动灵活用工等新模式,有效分担企业用工成本,引导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合作,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对于信息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姚劲波建议搭建本地互联网信息平台,进一步服务民众,建设基层信息化人才队伍,加快普及互联网应用技能,以数字经济驱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减税降费,增强中小微企业信心

  今年年初,一场新冠疫情对全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针对记者提出的相关话题回应道:当前,中央政府出台了200项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加大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负担;第二,加大金融支持,保证中小企业不至于因为现金流的中断而走入困境;第三,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推动企业创业创新。

  近年来国家实施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不过,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痛点堵点并非没有。全国政协常委南存辉认为,贷款利息缴纳税费一直未纳入进项税抵扣范围,企业隐性融资成本负担较重;多档增值税率并存,增加了企业区分不同业务判断适用税率难度;拥有大面积土地、厂房等不动产的制造业企业,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支出负担较高。同时,社保费企业缴费率虽然几经下调,但是企业缴费率仍然达到28%,而且随着工资年年攀升,社保费的基数年年提高,导致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企业税费负担较重,需进一步深化减税降费政策举措,持续降低实体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税费成本。

  对此,南存辉建议:将贷款利息列入增值税进项抵扣范围;逐年降低增值税率,或将13%、9%、6%三档简并降低为两档;减免制造业企业生产用房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持续降低企业社保缴费率,延长中小企业社保单位缴费免减缓优惠政策。

  关键词 技术工人待遇

  促进高技能人才激励制度落地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力度。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再次聚焦技术工人待遇问题。其中,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鹿新弟表示,近几年,各级政府对提高技术工人待遇问题非常重视,出台了多个文件。今年两会,他提交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最后一公里”的建议》。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的就业人员有7.7亿人,技术工人有1.65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有4700多万人,技术工人占就业人员比重约为20%,高技能人才仅占6%,这两个数字与国际上比较都是比较低的。

  调研数据显示,用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支撑可以满足高质量创新发展。鹿新弟建议,企业应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鼓励一部分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转变成技术业务骨干,让技术业务骨干转变成既能传授技艺、又能引领广大工人为“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作出贡献的一线带头人,让更多一线工人成为工匠。

  对此,鹿新弟建议:政府应该建立督导、考核机制,跟踪落实各层级政策文件落地情况;有的文件规定由企业给予高技能人才专项津贴,但是多数企业不执行。国家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奖励机制,给予这些获得过国家级荣誉的高技能人才专项津贴;设定时间表,将高技能人才的年薪制和股权、期权激励尽快落地;现在国家技工职业资格等级有五级(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几十年没有改变,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日益增长的需求,应该在国家层面统筹考虑增设特级技师或首席技师;实行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工会组织中挂职和兼职。

  关键词 万众创新

  优化政策,营造创新氛围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万众创新”成了热词: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创业投资,增加创业担保贷款。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

  全国人大代表陈乃科表示,海归创业人才聚集的双创基地应加强集成服务,并培育壮大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各部门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与协同工作体系,在落户定居、政策咨询、研发转化、项目孵化、检验检测等方面为归国人才提供一条龙专业服务。对于“高精尖”项目的审批,可视具体情况开辟绿色通道。在海归群体有需求的服务领域,应当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扩大中介服务供给。加强网上中介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市场主导、政府监督、多方参与”的监管模式,打造开放、透明、规范的中介服务市场。

  与此同时,政府应梳理、优化相关政策,为海归人才创业提供法治保障。对散落在各部门的针对海外归国人员的创业优惠政策可进行整合并出台落地细则,推动相关服务落实落细。可加大就医、社保、子女就学等政策的普惠力度,吸引更多新生代优秀人才归国创业等。

  关键词 民生保障

  上调医保、养老金保障水平

  医疗、养老等民生话题始终是全国两会聚焦的重点。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今年将继续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全国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必须按时足额发放。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都纳入常住地保障。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对因灾因病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都要实施救助。要切实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民生也必将助力更多失业人员再就业敢创业。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韩沂在优化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政策和优化普惠信贷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呼吁尽快出台新的税延养老保险政策或延长试点期限,稳步推进试点扩面扩容。为降低政策推进难度,可考虑先行开展税延养老保险试点的地区扩面工作。

  同时他表示,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应该加快完善顶层政策设计,适应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建议从改进银行绩效考核、补足实体经济短板、发挥财政积极作用、进一步开放重点部门大数据共享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假期安排

  弹性安排法定节假日

  在两会期间,不少关于假期的话题引起网友热议。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提出建议,国家应该对春节假期进行弹性安排,给地方和企业更多自主权。即,国家仅规定除夕、初一、初二全国统一春节假,其他全部由各省市和企业自行安排,甚至允许调整假期的日期组合。

  朱鼎健表示,在全国范围内以亿计的巨量人口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进行一次往返的“春节大迁徙”,这甚至被称为“世界奇观”。春节长假也因此带来了交通等一系列的社会运转组织的失序问题。他提及,春节“一刀切”集中放假可能还会增大传染病的传播风险、造成大众“节后综合征”,以及集体性停工加重企业运转压力等问题。“可以看出,全国统一集中7天春节长假,使各种影响和负面效应更加突出。”

  另外,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也建议优化节假日安排,使其更加人性化。她说,对于中秋节、清明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可考虑将节日当天置于假期中段,以便人们阖家团圆或祭奠先人,也避免了出现中秋节和清明节位于假期最后一天,出现匆忙返程的情况。

  完善休产假、独生子女假

  除了假期的弹性调整之外,代表委员们还对原有假期提出了建议。去年,全国人大代表林勇提交了《关于夫妻合休产假的建议》,引发热烈讨论。今年,他继续带来了这一话题的建议。

  “二孩政策大大降低了用人单位对女性职员录用的概率。”林勇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显著负面影响。而爸爸只有7-30天不等陪护假,完全不足以分担照顾家庭的职责。他建议,夫妻合休产假,并有计划、分步骤延长男性休假天数。将陪产假与产假合并,由夫妻合休。男女双方均可在法定产假基础上申请延长假期至365天(夫妻双方休假合计);在法定产假后的休假期间,按照全额工资的75%发放工资,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和人力压力。

  无独有偶,独生子女假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部分地方立法明确独生子女护理假制度,但国家层面尚未立法。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徐大勇建议国家层面立法,全国统一推行。

  什么是独生子女护理假?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父母生病住院,独生子女向单位请假去陪护父母,工资照发、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考评”。据统计,目前福建、广西、湖北、海南、黑龙江、重庆、四川、河南、宁夏、内蒙古、山西等地出台了“独生子女假”的具体规定。各地的护理假时长有所区别,此外,湖北、黑龙江、四川、宁夏等地还规定,非独生子女也可享受这一待遇。

  然而,全国政协委员徐大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各地落实政策的过程中,独生子女却遇到了有假难休的尴尬境地:各地出台政策规定不一,地方性立法效力不够强;护理假时长规定不一,有部分地方甚至未明确护理假天数;政策内容也宽窄不一,有的地方规定非独生子女也可享受“护理假”这一待遇,还有的地方政策仅提出用人单位应支持子女照料住院老人等等。

  对此,他建议:一是从国家层面立法。国家有关部委应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将独生子女护理假列入立法规划,制定全国统一的独生子女护理假制度,让护理假具有法律约束力和普遍适用性;二是进一步细化政策。对休假时长、独生子女身份确认、父母年龄要求和住院情况、外地独生子女请假途中时间计算等具体操作问题作出统一的规定,确保政策法规落实有据、切实可行;三是建立配套体系。明确配套的措施,设置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企业给予一定税收补助和奖励。考虑通过设立基金或保险分散企业成本,逐步将成本社会化。同时,明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加强指导和监管。(文 黄嘉慧 摄 贡俊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