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总:夯实平台优服务 提升职工幸福感

2018-07-26 14:32 来源:51网 分享到:

夯实平台优服务 提升职工幸福感

——成都市总工会创新工会工作纪实

51网讯(记者 张杨) “如果没有成都市总工会的支持、帮助和培养,就没有今天的我。”从一线工人到成都工匠,从产业工会兼职副主席到全国人大代表,黄波是继“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大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涛等众多工匠之后,又一个新时代年轻蓝领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他的成长经历仅仅是成都市总工会展示工人力量的小小缩影。 

基层工会组织3.2万个,工会会员399.53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203.74万人……翻读成都市总工会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似乎每一页,都在求索与创新、奋斗与崛起的交织中坚韧前行,磅礴不息。作为职工最信赖的“娘家人”,成都市总工会将各类服务和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各种活动充分展现了产业工人队伍的时代风采和磅礴力量,赢得了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创新思想引领

以新发展理念共建新天府

当前,成都市总工会正全面落实省委成都市委关于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成都市委“全面落实年”部署要求和全总、省总决策部署,着力实施思想引领、技能提升、维权服务、效能建设四个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成都篇章贡献智慧与力量。

“用新思想引领工会工作创新发展,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领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成都市总工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如是说。强化思想引领、凝聚思想共识。成都市总工会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职工,推动十九大精神进企业、到车间、入班组,让广大职工听得懂、能领会。去年以来,成都市总工会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抓好工会系统大宣传大宣讲,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 职工互问互学”随机挑战赛160余场,深入企业、园区组织“建功新时代·建设新天府”系列宣讲活动48场,办好工会创新思维讲坛,让职工群众更加认同、拥护党的领导。组织广泛开展“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群众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网络有奖趣味竞答、现场互动竞答、电视擂台挑战赛线上线下融合互动,进企业、进工地、进社区、进学校,截至目前,共开展1800余场线上线下互动活动、28场电视擂台挑战赛,180万人实名注册参加活动的干部职工群众,2.48亿元的各类普惠服务项目。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先后两次对群众知识竞赛活动作出批示:“形式很好。持续深入动员群众参与、支持。”“总工会动员职工群体参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做法很好,成效明显。值得肯定。”

大兴学习调研之风,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扎实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大调查,依托自主研发的网上调查研究系统,完成对1200家企事业单位、12000名职工的抽样调查,开展对全市19万家企事业单位、400万名职工群众的基本情况摸底。举办“蓉城之秋·2018成都职工艺术之星擂台赛”,开展5大类17小项的职工才艺比拼,让每一名普通的职工都有出彩机会,以此弘扬天府文化,增强成都城市文化影响力,助推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国际音乐之都。制作推出《了不起的成都工匠》系列微视频,网络点击量超过5000万次,引导职工群众践行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工作成效被《人民日报》报道,工作经验获罗强市长肯定。

深入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打造“中国梦·劳动美”成都地铁主题宣传列车,引导职工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我爱成都——劳动礼赞”成都市总工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活动,选树“成都好工人”,评选推荐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章(状)”“工人先锋号”等先进典型。

据统计,去年成都市总工会共举办“走近职工·话发展”志愿者宣讲活动150场,送电影活动350场、文艺演出86场。创建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5个。培训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新市民4.1万人。

推进工会改革,重构产业工会组织体系。出台《成都市总工会改革实施方案》,优化市总机关职能和机构设置,审议通过25个专项方案(配套文件),明确将精简的市总所属事业单位编制68个定向调剂给各区(市)县总工会(办事处)。把产业工会改革作为推进工会改革、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标成都市重点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未来产业的总体布局,优化调整市总工会6个驻会产业工委(会)职能,顺利召开汽车产业、电子信息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构建自上而下、全域贯通,隶属不变、条块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产业工会体系。牵头研究制定《成都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全市企事业单位和职工(产业工人)队伍状况大调查。各区(市)县总工会积极谋划改革,结合各自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全市工会改革呈现良好势头。

加强线下阵地建设,制发《关于完善服务职工体系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新建乡镇(街道)及工业园区职工服务中心建设方案,拓展党群服务中心生活服务功能。有序推进工会改革,完成机关内设机构调整,审议通过25个专项方案(配套文件)。加强产业工会改革,顺利召开汽车产业、电子信息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构建自上而下、全域贯通,隶属不变、条块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产业工会体系。

接下来,成都市总工会将结合66个产业功能区产业定位和职工需求,试点建成3—5个集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等服务于一体的职工服务综合体。推进文化宫业态调整,加快建设职工文创综合体,抓好职工乐团、合唱团工作,办好“蓉城之秋·2018成都职工艺术之星擂台赛”,开展“周末文化大餐大派送”等多种文化活动和知识讲座,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服务中心大局

动员产业工人为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成都工会紧扣产业发展和生产实际,积极提升职工创新创业能力,努力培养规模宏大的高素质队伍,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强大动力,为“双创”大局构筑人才的砥柱中流。

“作为一名央企建筑职工,能积极投身到此次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中来,我既感到无比光荣、又感到重任在肩。感谢市总工会给我们搭建对标学习、提升技能的舞台。”7月20日,成都市总工会与在蓉央企共同举办“建功新时代·建设新天府”大型企业在蓉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劳动和技能竞赛。来自中建八局西南公司成都经理部副经理刘火明如是说。

高质量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离不开培养造就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成都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更需要广大劳动者智慧和力量的汇聚。

近年来,成都市总工会立足当地实际,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上,紧扣实干型人才培养,以建设技能提升、高位升级、技术创新和创新竞赛等“四个平台”为抓手,着力推进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时至今日,劳动和技能竞赛已成为助力优秀技能人才破“茧”成“蝶”的重要平台。

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是成都市总工会时下“以赛促业”力助百万职工“技能成就梦想”的体现。据了解,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自2005年举办以来,已有13个年头,在这场广覆盖、深触角的技能大赛中,有近60万人次职工通过大赛晋升了职业技能等级,4000余名参赛职工成长为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有830余名职工直接晋升技师,2485名职工晋升高级工,各级通过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大赛建立起的工作室,取得技术创新成果2000余项、获国家专利1000余项、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近亿元,培育出“大国工匠”潘玉华、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玉海龙、张易等一大批工匠型、领军型高技能人才。

“在职工范围内,我们要形成‘学技术吃香’的氛围;在企业中,我们要形成行业中的有序竞争态势。”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生存固然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通过技能大赛,一方面促成了企业间的切磋学习,另一方面也让企业对于自身在行业中的位置有所明确。

随着成都劳动和技能竞赛的不断发展完善,成都工会愈加注重职工技能素质的培养。“今年我们发布了在职职工万人免费技能提升培训计划,计划每年完成1万名以上各层次各类别在职职工免费技能提升培训,到2022年,培养5万名以上适应企业岗位需要的产业技能人才,不断壮大成都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接下来,成都市总工会将认真开展2018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剩余13个一类赛,快速保质推进在职职工万人免费技能提升培训,确保完成1万名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扎实开展职工创新创造活动,大力筹划“成都工匠·职工在岗创新活动”,开展“2018成都最美基层工会主席”、“百佳”职工创客明星评选,激发全市广大职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同时,加快完成全市企事业单位、职工群众基本情况摸底,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系统分析研究,形成《成都市产业工人状况白皮书》,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支撑,推动年底前印发《成都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

创新“双创”模式

打造职工创新创业主阵地

从高大上到接地气,从园区孵化器到街道社区,从“零门槛”、创业导师、小微贷款到包揽了注册到办证等“一揽子”服务,作为职工“娘家人”,成都市总工会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准,精准帮扶职工就业创业,下大力气扎实打造“细胞式”社区创客工程,稳健形成互助型社区创业生态气候,让每个创客梦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开放小额贷款贴息,缓解职工创业融资压力;建设工会创业园区,推动创业项目不断集聚……近年来,成都市总工会深化“双创”发展思路,启动开展了“职工创客空间”创建工作,面向全市各区、县、街道和社区,广泛创建“职工创客空间”试点,试点期间,形成了“党政主导、工会引领、社区搭台、高校联促、企业助力、机构运营”的社(园)区“双创”模式。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东光街道永兴社区的全省首家服务职工群众的社区双创载体——“永兴职工创客空间”,这个由成都市、区、街道三级工会共同打造的港湾,开启了一套与众不同的工会双创新模式。

过去一年,这里共孵化企业31家,累计注册资金4000余万元,实现销售收入上亿元;创业辅导覆盖60余家企业,吸引25家加入创业联盟,同时帮助11名大学生创业成功、100余名下岗人员顺利实现再就业;成功打造了“创业小巷北顺西”品牌,并产生了以东光馒头王秦安婵、秦安秀姐弟、“80后”东光缝纫王熊娜、东光创客明星黄记豌豆面等为代表的明星创客。

走进永兴职工创客空间,近400平米的宽敞套房中,排列整齐的书籍、墙上悬挂的创意绘画、舒适的沙发、恰到好处的绿植,营造了一个温馨惬意的环境。这里拥有谢明、毛轩等各行各业精英、创业达人入驻的导师工作室,国家级众创空间——四川师范大学狮山空间、四川旅游学院等12家来自省、市、区的企业、学校和社会组织作为后援团队,同时还设有创意咖啡实训基地。既可提供科技、文化类创业项目的孵化,也可针对职工需求开展创意咖啡、花艺、美容、烹饪等各类创业项目培训和交流。

“创业辅导、项目策划、技能培训、小额贷款、创业补贴……只要有创业意愿,在我们这里就能实现零门槛创业。技能、空间、资源我们都可以免费提供。”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总工会投入600余万元,建成职工创客空间45个,共开展创业分享沙龙、创客研讨会、创业技能培训等382场,服务职工2.58万人次,进驻企业227家。

“创客空间不仅帮忙跑腿,向我提供了公司注册、办证等‘一站式’服务,还为公司办事处提供场地。”对比此前的创客经历,四川子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周俊感触颇深,原来全靠自己打拼,没有专业团队支撑,更没有像“永兴职工创客空间”这样的平台支持、指导,过程十分艰辛。此次创业,有创客空间做“靠山”,给了他十足信心和底气。

周俊是“永兴职工创客空间”创新服务职工群众的一个缩影。而“永兴职工创客空间”仅是成都市总工会探索双创新模式的一个触发点,围绕 “细胞式”的职工创客空间的创设理念,成都市总工会根据自身的亮点优势,全力打造具有特色亮点的“细胞式”创客空间亮点,利用“网络化”,实现“智能式”服务,以苗圃双创中心为代表的盐市口街道职工创客平台建设“盐市口+”智慧交互模式,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为基础,涵盖“智能商务”“智慧营销”“智慧环境”“智慧生活”等应用范围,个性化定制服务等进行有效融合,创建互动、融合、创新、转型的共享智能新服务模式,努力打通服务职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成都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吴凯作出肯定批示:在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过程中,“永兴职工创客空间”针对职工和社区群众需求,开展各类创业项目培训和交流,助力创业、就业,推动辖区经济发展,值得全市推广。

目前,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主题,成都市总工会评选命名市级劳模、技师和职工创新工作室20个,评选市级优秀工作室5个,开展技术培训、技能攻关、“师带徒”活动600余人次。以项目化的方式推进职工创客空间创建工作,在街道、社区建成职工创客空间45个,进驻企业227家,开展创业分享沙龙、创客研讨会、创业技能培训等382场,服务职工2.58万人次。全年发放创业小额贷款援助金338万元,帮助1129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6527人。

“普惠+精准”服务

让会员得实惠、让工会有作为

以十九大精神引领普惠服务工作,加快建设“普惠+精准”服务职工体系,积极开展以“成都职工”为平台的会员普惠性服务,让职工会员真实感受普惠服务,增强会员获得感,力争将成都打造成全国工会普惠第一城,真正实现“成都职工普惠 一直在您身边”的郑重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要满腔热情做好服务职工群众工作。近年来,成都市总工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按照全总、省总关于新形式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开展“互联网+”普惠服务工作要求,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职工群众新需求,基本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1+2+N”工会服务职工体系。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工作,加快系统数据库建设。优化消费支付,推进“第三类支付账户与工会普惠服务”央行试点申报,提升会员支付便捷性和安全性。加强线上普惠平台建设运营,APP下载量增至34万次。完善“成都职工”APP服务功能,发展商超、影院、美食、娱乐、医疗等合作企业50余家,发展线下门店3000余家。开展“成都职工会员专享日”等线下活动8场,线上活动75场,为职工提供普惠福利上亿元。    

“今年7月底我们将建成使用职工大数据展示系统,完成183万会员实名制基本信息采集和全市5300余名劳模工匠数据采集。到2018年,初步建成覆盖全市各区市县,包括购物、亲子、阅读,体育、旅游等职工生活各方面的线上线下统一网络。”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服务职工会员,该市总工会重点围绕省、市和工会重点工作,开展群众知识竞赛、产业职工状况调查、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等活动,拓展工作推广场景;重点围绕城市生活需求,发展商超、影院、美食、娱乐、药房等合作企业,丰富职工使用场景;重点围绕文体活动,开展教师节送祝福、钟书阁小店员体验、“西岭雪山相亲会”、敦煌马拉松专享优惠、杨红樱读书会、职工普惠观影等活动,发展职工社交场景。

成都市总工会整合更多政府和优质社会资源,围绕职最关心、最期盼、最现实的需求,搭载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项目。截止目前,成都职工普惠共发展一汽、通威、新希望、舞东风、中国银行等战略合作商家40余家。

不仅如此,成都职工普惠每年将举办各类职工普惠活动1500场以上,发展普惠消费网店200个以上,新增企业职工集团客户100家以上。3-5年建成涵盖全市5000名劳模工匠福利,十万职工关怀,百万职工普惠消费的综合性职工消费公益网络。

针对目前工会福利发放不规范、不便捷、单一化等情况,成都市总会依托“成都职工”APP和普惠服务网络实现工会福利发放使用。在2018年元旦、春节、劳动节,通过“成都职工”APP发放2万人、500余万元的工会福利,得到基层工会和职工一致好评,普遍认为工会福利通过普惠服务平台发放使用更规范、更便捷、更实惠、更安全、更多元。

“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职工工作,成都市总工会把职工家庭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事,作为工会干部牵挂的事、操心的事、帮忙的事,往细处做、往实处抓。”该负责人说。

下一步,成都市总工会将继续按照全总、省总要求,以服务会员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进“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努力实现工会服务职工从特惠到普惠的转变,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把成都工会普惠服务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工会普惠服务品牌。

温馨小“家”汇聚全城大爱

创新“搭台” 破解环卫工“四难”困局

时代的发展,给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在解决职工困难中推进工作的创新发展?自2013年8月以来,成都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创新性开展了以服务环卫工人为主的关爱户外劳动者“十五分钟之家”建设活动,向户外劳动者传递温暖,延续爱心,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能够复制的样板和典范。

“15分钟之家让我们累了渴了能回‘家’”。“你看,这是我们的休息点,好安逸呃!”“夏天的时候躲太阳,冬天的时候喝热水,带来的好处可多了!。”“热水也有的,微波炉也有的。”6月16日,在成都市武侯区磨子巷与科耀巷交叉口的“环卫工人爱心休息室”里,环卫工人们围坐成一排,你一言我一语,聊起“15分钟之家”给他们工作生活带来的变化,一时间,笑声满屋,温情四溢。

走进他们的“家”,环顾角落四周,除饮水机外,椅子、微波炉、应急药箱、冰箱等等一应俱全。环卫工人梁跃权来到饮水机边,用电茶壶接了水烧水,还拿出随身携带的便当,放进微波炉。“以前带的饭菜没地方热只能将就,现在走几步就有热水热饭。越变越好的工作条件体现了社会对我们环卫工人的尊重和关怀。”在成都武侯区电信路干了长达10多年的环卫工梁跃权,对记者说起“15分钟之家”创建后为他们带来的好处赞不绝口:那里可以干的事情多着呢,电脑上网、手机充电、喝水热饭、看书看报,都可以在这里搞定……其实,梁师傅发自内心的如是感慨,也还仅仅只是成都市总工会近几年来发挥群团枢纽作用,探索社会治理机制而创新建设“15分钟之家”且迸发出长久活力的一个缩影。

创建“15分钟之家”,无疑为城市环卫工和户外劳动者做了件“大好事”。成都市总工会突破传统帮扶模式,积极搭建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平台。以工会组织为枢纽,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社区为载体、其他组织为补充,形成了“主体多元化、站点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服务实效化”的新模式,较好解决了成都市六城区户外劳动者长期面临的“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问题。

“过去我们干活那还真是喝水难、热饭难、休息难,上厕所难!”在成都武侯区三环外草金立交到蓝天立交的环卫工工作段面,邓万福一干就长达12年之久,当他向记者回忆过去“四难”时,还有点不堪回首的感觉。但如今,他只走不到15分钟就完全可解决这“四难”了,在里面,他“觉得夏天和冬天都没有那么难过了。接水、躲太阳、躲雨、休息,都方便!”

持续规范运作,不断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得“15分钟之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成都市总工会坚持“城区先行、区县试点、全域推开”的思路,重点探索构建以工会为核心,以民营企业为主、社区为载体、其他组织为补充的管理服务架构。依照这个思路,短短一年多时间,“15分钟之家”站点以惊人的速度在成都地区推广和扩散。

如今,这样的“15分钟之家”在成都市共有750个,覆盖主城区76个街道,辐射二、三圈层区(市)县,惠及环卫工人和户外劳动者3万余人。

对于“15分钟之家”活动的意义,前《凤凰周刊》编委、知名公益人邓飞表示:对弱势者的关爱,是一个城市温情指数的展现。

“‘15分钟之家’作为成都市总工会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完善和补充,是成都市总工会扩充帮扶实力、拓展服务职能的主动作为,也是成都市总工会探索群团组织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尝试。 ”成都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站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努力将“15分钟之家”打造成为成都市总工会的特色亮点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四送爱心

唱响四季温暖协奏曲

长期以来,成都市总工会不断创新送温暖和困难帮扶措施,形成了“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的帮扶格局,建立了困难帮扶体制机制,形成了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子女入学救助以及困难劳模救助等“六位一体”救助体系。

五年来,成都市总工会始终把广大产业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进一步做实做优“四季送”等服务品牌,让广大职工感受到“职工之家”和“娘家人”的温情与关怀。

成都市总工会“金秋助学”活动从2002年启动以来,已资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2万5千余人次,资助金额3千余万元,助学金从每人400元增加到每人3000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其中,不少受助学生志存高远,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不少寒门学子在困境中自强不息、勤奋学习,用自己感恩奋进的行动书写积极人生,回馈帮助他们的社会。

毕业于双流区棠湖中学的吴李双,2016年以665分的好成绩考入了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统计专业,原本可以满怀憧憬踏入大学校门,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踌躇不已,工会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有效地缓解了他上大学的燃眉之急。“是工会组织的关怀,使我圆了大学梦。我会把这份帮助记在心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亲人,把爱心传递下去,用我们的所学所能帮助身边的人。”

“每年1至4月,我们都会实施“春风行动”,全力推动困难群体实现‘就业梦’。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成都市总工会举办招聘活动332场,提供就业岗位4.8万余个,吸引20万余人参加招聘会,达成用工意向2.1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成都市总工会高度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工权益维护,抓好普法宣传,加大职工法律援助力度,近五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875件、化解劳动争议纠纷1072件。今年上半年,进行法律咨询190件、受理法律援助35 件,涉及金额145.36万元;组织“法律七进”“法治大讲堂”“农民工法治夜校”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00余期,受众达2万余人。

“接下来,我们将扩大法律援助惠及范围,努力实现‘应援尽援’,完善劳动争议预防、预警、调处、援助一体化机制,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组建率达89%以上,努力将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持续提升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水平,抓好行业集体协商,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工作,努力构建和保持和谐劳动关系。”成都市总相关负责人表示。

去年,成都市总工会全年用于帮扶服务的资金3983.25万元,其中为2.34万人次困难职工(农民工)发放“送温暖”帮扶救助金1801.35万元;为2780名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提供金秋助学金459.66万元;为1891名劳模发放慰问金、补助金及帮扶金322.24万元。为16519名建档困难职工、环卫工和2229名劳模进行健康体检,新建“妈咪宝贝屋”48家、女职工“心灵驿站”9家。市总工会被评为“成都市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

“走基层、送关怀、助发展”送清凉活动期间,为30余万名一线职工提供降温解暑物品1400余万元,走访企事业单位4600家,慰问职工30万人,开展安全监督检查3800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同志高度肯定此项工作,指出:“工作主动、细致,做的很好!”。

结语:

满怀豪情话伟业,借得东风续辉煌。凝视成都市总工会事业发展答卷,如同欣赏一幅精心创作的画卷,无论局部还是整体,总闪烁着的耀眼的光芒。通过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开展创新创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弘扬劳模精神等创新工作,成都市总工会让建功立业更有广度、维权维稳更有力度、服务工作更有温度。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新形势,成都市总工会以职工群众的需要和呼声为工作的第一信号,以崭新的风貌、豪迈的激情、战斗的姿态、坚定的步伐,昂首阔步迈向新的征程。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技术服务中心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