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勇民——温暖的烛光

2015-12-23 09:43 来源:51网 责任编辑:

51网讯 春日里的一天上午,我们从营山县城出发,驱车1个多小时到达通天乡,再走了约50分钟的山路,来到金堂村。“前面那个凹型平房是郑家祠堂,村小就在这个砖木结构的平房内。”何健雄对笔者说。

“春天的雨沙沙地落到地上。雨中,一群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雨是什么颜色的?……”距村小大概还有80多米,我们在山间小路上,就听见一个中气十足的男声在朗读课文。何健雄说,这是郑勇民老师在给学生上语文课。走到教室门口,笔者看见戴着老花眼镜的郑勇民老师一边板书课文《春雨的颜色》的生字,一边拿着一根竹尖“教鞭”给学生讲生字的偏旁部首。教室内只有4女2男6名学生,房子估计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修的了,教室虽然简陋,但是还是打扫得干干净净。

1974年初中毕业以后,郑勇民回到本村当上了村小教师。当时的村小学生也比较多,教师也有几个。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特别是现在,农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不少经济条件较好的外出务工人员,都把孩子接到打工所在地读书,还有的家长干脆在县城租房子,把孩子接到城里面去读书,因此,留下的就是不多的留守儿童了。郑勇民说,其他老师先后离开后,如果他不在村小坚守,这些娃娃很快就会辍学。他坚守,就是能让这些农村娃娃能够得到最基础的教育。

“在金堂村,没有人不认识我,乡亲们都叫我‘郑老师’。农忙时,有的学生家长主动来帮我干农活。乡亲们尊重我,我也要对得起‘老师’这个称呼。这也是我坚守村小教书几十年的信念和动力。”郑勇民说,他在村小教书42年来,一共有600多名本村和相邻山村的娃娃,在他的村小启蒙读书。有的一家三代都是他的学生,学生中有15人考上了大学,还有学生当了团级干部。“我教的学生每年在片区村小考试成绩一直都是前三名。” 郑勇民自豪地说。何健雄介绍说,1996年郑勇民转正为公办教师,这些年来,郑老师还获得县级优秀教师和县级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成潮生)

编辑:ZX001

相关新闻